當前位置:技術 > 試管嬰兒孕產婦的心理護理注意事項 - 第三代試
時間:2017-05-23
試管嬰兒的開展給眾多不孕夫婦帶來了福音。專家表示,試管嬰兒孕產婦與正常妊娠的孕產婦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差異,為了保證手術成功率,采用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現就跟隨專家了解下試管嬰兒孕產婦的心理護理。 抑郁心理:婚后多年不孕,使她們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及內疚感,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的孕婦。迫切想要一個孩子的愿望,使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能忍受試管嬰兒手術實施給她們身心帶來的很大的痛苦;又由于人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妊娠生理知識的缺乏,往往把久未懷孕以至于做試管嬰兒都歸罪于女性,使她們長期處于孤獨、自責、壓抑無助的狀態中。 奮心理:因多年未孕,經受反復治療之苦,現一經懷孕,試管嬰兒孕產婦心理極度緊張、情緒不穩定、易激怒,出現大腦皮層高度興奮,破壞正常生物鐘,將影響胎兒的身心健康,又可使子宮對交感神經活動的敏感性增高而發生宮縮,導致流產或早產的發生。 憂患心理:擔心流產或早產。試管嬰兒畢竟是一門新技術,與正常妊娠相比,有一定的失敗率,多年不育久治無效,為此信心不足。加之試管嬰兒的昂貴費用使她們潛藏著一定的負性心理,表面上無憂無慮、表情平靜,但內心可能已潛藏著過分緊張的一種心理狀態。擔心胎兒發育不正常這主要見于文化程度高的孕婦。由于促排卵藥物的治療和孕激素的應用,使孕婦顧慮較多。擔心并發癥,試管嬰兒孕婦大多是高齡孕婦,而高齡孕婦,各種產科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多胎比例明顯高于適齡孕婦。了解這些知識的試管嬰兒孕婦對此十分擔憂。渴望關注心理多見于文化程度高的孕婦。因此,對醫護人員寄予厚望,渴望得到醫護人員更多的指點和特殊的重視。 針對試管嬰兒的孕婦都普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護理工作也應從減輕心理負擔開始。 精神上的理解、支持、關懷 IVF-ET患者由于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以及久治不愈的打擊,故對本次治療抱有很大的希望,心理情況復雜。以熱情誠懇的態度與試管嬰兒(IVF-ET)孕婦進行心理交流。鼓勵孕婦敘述自身的感受,將恐懼、擔心、焦慮以及悲觀失望的情緒宣泄出來。 建立密切護患關系使孕產婦保持健康心理:孕產婦人員對醫護人員的依賴性很強。掌握患者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在交談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對IVF-ET技術認識程度,耐心細致地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給予心理支持,發現患者憂慮和擔心的問題,進而實施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引導孕婦面對現實,積極治療,轉移消極的心境,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加強意志鍛煉,指導孕婦學會自制、自我安慰、自我解脫。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意識到給予理解和關心的重要性。 正確對待試管嬰兒、傳播相關科學知識:心理因素與不孕癥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心理護理能較好地緩解患者在不孕治療過程中的各種負面情緒與心理問題,因此,健康宣教重要性尤其突出,選擇關鍵點重點宣教,可避免因患者遺忘、出錯而影響甚至終止治療。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正確對待試管嬰兒這一助孕技術,并讓其熟知這一技術的原理及生理過程,明白這一技術是合乎情理和道德的。注意密切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一旦發生先兆流產癥狀,應積極配合醫生處理,以保證患者情緒穩定。呼吁社會不能排斥歧視這一弱勢群體,她們應得到人們廣泛的理解、支持、尊重,這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計劃生育這一國策的實施。